明说文娱丨坐在炕头为老乡唱歌,背后的故事有点暖******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歌手乌兰图雅从事文艺工作多年,创作演唱了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站在草原望北京》《点赞新时代》等作品成为群众广场舞的热门曲目,带动越来越多老百姓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作为文艺工作者,乌兰图雅多年来跟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深入全国各地演出,为老百姓送去文化大餐。在接受采访中,她深情回忆起去云贵川等地方演出时,深入老百姓家中,坐在炕头、拉着手为他们演出时候的场景。“乡亲们见到感到惊喜,但是对于我来说要由衷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宝贵的演出机会。”乌兰图雅深切感受到,在为老百姓演出中汲取艺术素材这是非常宝贵的经历,“用情、用力热爱生活”,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光、向善、向上。(王恩慧 董腾飞)
新研究破解棉花生物育种“卡脖子”难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建立了跨越种间和种内的无基因型限制的棉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SAMT),破解了难以利用棉花主栽品种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的“卡脖子”问题,为加速棉花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基因型限制和转化周期长是棉花遗传转化的两大技术屏障,阻碍了棉花基因功能验证和优异转基因材料创制,往往无法对当前棉花主栽品种进行目标性状的直接改良,难以实现以主栽品种为基础受体的基因聚合和品种改良。
该研究以棉花种子顶端分生组织干细胞为外植体,结合农杆菌和超声波处理,将外源载体整合到干细胞中,进而诱导干细胞产生不定芽,并利用壮观霉素抑制主芽生长,诱导腋芽的产生,有效降低嵌合体概率。该研究建立的SAMT转化体系成功打破了棉花种间和种内遗传转化的基因型限制,陆地棉、海岛棉和亚洲棉等多个棉种均成功进行了转化,获得的过量表达转基因材料和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均可稳定遗传。SAMT体系的转化周期为2-3个月,未发生转基因再生苗不育现象,也未出现畸形苗。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加速棉花功能基因验证和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为棉花生物育种提供科技支撑。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的支持。
学术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记者
宋雅娟 谢芸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