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着重反映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完成布局;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培育;数字化公共服务效能增强,社会治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网络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初步建立;网络法治建设逐步完善;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务实高效,数字合作展现新作为。
报告评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互联网发展情况,其中,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天津、四川、福建、湖北等10个省(直辖市)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立足全球视野,梳理总结世界互联网发展情况,客观反映在国际复杂环境下,各国积极探索、推动发展、应对挑战的新措施、新进展、新成果。
报告对世界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从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治理六个维度,对五大洲具有代表性的4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析。经综合评估,今年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德国、瑞典、荷兰、韩国、英国、加拿大、芬兰、丹麦。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婧 嘉兴台 冯路)
水利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介绍,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治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贫瘠、河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黄河目前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做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这个区域的生态保护大局,也关系到黄河水沙协调和长治久安。《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作了总体部署,明确将黄河流域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区域,要求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和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规划资金等方面的相应安排,继续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从加强预防保护、推进系统治理、强化监测评价等三个方面来加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记者 刘昊)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